陈旧性骨折是骨折时间较长、愈合不佳的骨折,治疗难度大、效果不理想,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手术或保守治疗,并注意营养和功能锻炼。
陈旧性骨折是指骨折后的时间较长,一般超过3周,骨折断端的纤维连接和骨痂已形成,骨折线变得模糊,甚至部分骨痂被吸收,从而使骨折部位的形态和结构发生改变。
陈旧性骨折通常是由于以下原因导致的:
1.治疗不当:如骨折后固定不牢固、过早活动等,导致骨折端移位或不愈合。
2.骨折部位特殊:某些部位的骨折,如股骨颈骨折、胫骨平台骨折等,由于局部血液循环较差,容易发生不愈合。
3.全身性因素:患者患有某些疾病,如糖尿病、营养不良、贫血等,会影响骨折的愈合。
4.其他因素:如骨折断端有软组织嵌入、感染等,也会影响骨折的愈合。
陈旧性骨折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手术治疗:对于一些严重的陈旧性骨折,如骨折端明显移位、不愈合或畸形愈合等,需要进行手术治疗,重新复位固定骨折断端,并植骨促进愈合。
2.保守治疗:对于一些轻微的陈旧性骨折,如骨折端移位较小、愈合情况较好等,可以采用保守治疗,如石膏固定、支具固定等,同时进行功能锻炼,促进骨折愈合和恢复功能。
需要注意的是,陈旧性骨折的治疗难度较大,治疗效果也可能不如新鲜骨折理想。因此,对于骨折患者,应尽可能在骨折后的早期进行规范治疗,以提高骨折的愈合率和恢复效果。同时,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注意休息,加强营养,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以促进骨折的愈合和恢复。
此外,对于老年人、患有基础疾病的患者等特殊人群,陈旧性骨折的治疗更为复杂,需要更加谨慎地评估和选择治疗方案。同时,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密切关注骨折愈合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