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子宫内膜炎是子宫内膜的急性炎症,多由病原体感染引起,可发生于产褥期、流产后或宫腔手术后,主要症状为下腹痛、阴道分泌物增多、发热等,治疗方法主要为抗生素治疗,严重者需手术治疗。
急性子宫内膜炎是子宫内膜的急性炎症,多由病原体感染引起,可发生于产褥期、流产后或宫腔手术后。以下是关于急性子宫内膜炎的一些信息:
1.病因:
病原体感染:主要为细菌感染,如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支原体等。此外,还有需氧菌、厌氧菌等。
感染途径:
沿阴道、子宫颈上行感染。
经血液循环传播。
经淋巴系统蔓延。
医源性感染,如人工流产、清宫术等。
2.症状:
下腹痛,呈持续性,活动或性交后加重。
阴道分泌物增多,呈脓性、有臭味。
可有发热、寒战、头痛、食欲缺乏等全身症状。
3.检查:
妇科检查:子宫颈举痛,宫体压痛。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
病原体检测:可进行细菌培养、药敏试验等,以明确病原体种类和药敏情况。
B超检查:可了解子宫大小、形态、有无积液等。
4.诊断:
根据病史、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等综合判断。
5.治疗:
支持治疗:注意休息,加强营养,高热时给予物理降温。
抗生素治疗:根据病原体种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疗程一般为7~14天。
清除宫腔残留物:如有宫腔残留物,应及时清除。
手术治疗:对于病情严重、药物治疗无效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6.预防: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
经期避免性生活。
避免不必要的宫腔操作。
积极治疗下生殖道感染。
急性子宫内膜炎若不及时治疗,可引起盆腔炎、输卵管炎等并发症,严重者可导致不孕。因此,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