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桥难受与心肌桥的部位、长度、收缩期压迫程度以及是否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等因素有关,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孕妇、老年人、运动员等特殊人群需注意。
心肌桥是一种先天性的冠状动脉发育异常,指冠状动脉的某一节段走行于心肌内,被心肌所覆盖,在心肌收缩时,这一节段的冠状动脉会受到挤压,从而导致心肌桥部位的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心肌缺血、心绞痛等症状。
心肌桥为什么总难受?
心肌桥难受的原因主要与心肌桥的部位、长度、收缩期压迫程度以及是否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等因素有关。
1.心肌桥的部位:前降支中段的心肌桥最常见,其次为右冠状动脉,回旋支较少见。前降支中段的心肌桥对冠状动脉的压迫最明显,因此症状也最严重。
2.心肌桥的长度:心肌桥越长,对冠状动脉的压迫越明显,症状也越严重。
3.收缩期压迫程度:心肌桥在收缩期对冠状动脉的压迫程度越重,症状也越严重。
4.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如果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会加重心肌桥部位的冠状动脉狭窄,导致心肌缺血、心绞痛等症状更加明显。
此外,心肌桥难受还可能与情绪激动、剧烈运动、饱食、寒冷刺激等因素有关。
心肌桥的治疗
心肌桥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法。
1.药物治疗:主要用于缓解心肌桥引起的心绞痛症状,常用的药物包括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硝酸酯类药物等。
2.手术治疗:对于症状严重、药物治疗无效的心肌桥患者,可以考虑手术治疗,包括心肌桥松解术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等。
需要注意的是,心肌桥的治疗方法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1.孕妇:心肌桥患者在怀孕期间可能会出现心肌缺血、心绞痛等症状,严重时可能会影响胎儿的发育。因此,孕妇在怀孕期间应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情绪激动,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2.老年人:老年人的心肌桥症状可能不典型,容易被忽视或误诊。因此,老年人在出现胸部不适、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排除心肌桥的可能。
3.运动员:运动员的心肌桥症状可能不明显,但在剧烈运动时可能会出现心肌缺血、心绞痛等症状。因此,运动员在进行高强度运动前,应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如有心肌桥等心血管疾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运动训练。
总之,心肌桥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虽然大多数患者症状较轻,但仍可能会影响生活质量。如果出现心肌桥难受的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同时,应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情绪激动,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以预防心肌桥的发生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