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的治疗原则是改善心衰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降低致残率和住院率,降低死亡率。 心力衰竭的一般治疗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一般治疗:包括去除或缓解心衰病因,去除心衰诱发因素,纠正危险因素等。在呼吸道疾病流行或冬春季节,注射流感和肺炎疫苗预防感染。饮食宜低盐、低脂,重度心衰患者应限制入水量。 (2)运动训练:鼓励慢性稳定性心衰患者做适度的运动,以从事日常体力活动为主,运动量以不出现心衰症状为宜。适当的运动不仅改变运动耐量,也改变患者的精神状态。 (3)利尿剂:对有液体潴留(水肿)的心衰患者,利尿剂能够改善心衰患者的心功能、症状和运动耐量,减少心衰致残率和住院率。利尿剂是心衰有症状期治疗的基石,所以有液体潴留的心衰患者均应选用利尿剂。 (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ACEI可降低慢性心衰患者的死亡率、心肌再梗死率、心衰住院率,是心衰治疗的基石和首选药物。所有慢性收缩功能不全患者必须应用ACEI,除非有禁忌证或不能耐受。需强调的是,ACEI应逐渐从小剂量达到靶剂量(患者血压能耐受的最大剂量),只有靶剂量才能达到治疗目的。 (5)β受体阻滞剂:慢性稳定性心衰患者将从长期应用β受体阻滞剂中获益已为很多临床试验所证实,但不宜用于慢性心衰急性失代偿期患者。建议所有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病情稳定、没有液体潴留且体重恒定、近期内(至少4天)不需要静脉给予强心药者,必须应用β受体阻滞剂,除非有禁忌证或不能耐受。注意β受体阻滞剂应从小剂量开始,缓慢增加剂量,直至靶剂量(心率和血压能耐受的最大剂量)。患者不能随意停药、减药,必须在专科医生指导下用药。 (6)洋地黄:有症状的心衰患者均应选用洋地黄。所有心衰伴快速房颤时均应选用地高辛。地高辛与β受体阻滞剂合用优于单用地高辛。 (7)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目前尚未临床试验证实ARB优于或等同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因此仅推荐在不能耐受ACEI副作用(咳嗽或血管性水肿)的心衰患者中,选用ARB替代ACEI。 (8)血管扩张剂:硝酸酯类和硝普钠通过影响心脏前后负荷发挥有益的血流动力学效应,对于缓解心衰失代偿期和急性心衰有很大帮助。但由于血管扩张剂同时也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长期应用可加重心衰,因此不适宜在慢性稳定性心衰患者中常规应用。若患者同时合并心绞痛或高血压时可选用血管扩张剂。 (9)环腺苷酸(cAMP)依赖性正性肌力药:通过提高细胞内cAMP水平而增加心肌收缩力,兼有外周血管扩张作用,短期应用有良好的血流动力学效应,主要用于急性失代偿期心衰患者。这类药物均有致心律失常的作用,不主张长期、间断静脉滴注这类药物治疗慢性稳定性心衰。 心衰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是一种难治疗却可预防的疾病。心衰防治的重点,即预防及早期干预,早期针对患者的血压、血糖、血脂、吸烟等进行干预,能够减少心衰发生,阻止心衰的某一阶段向下一阶段发展,对改善患者预后以及降低整体医疗成本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预防心力衰竭需治疗基础疾病、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控制体重、定期体检、管理情绪、避免感染、按时服药、关注药物副作用等。1、治疗基础疾病积极治疗导致心力衰竭的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心律失常等。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可有效降低心力衰竭的风险。2、
心力衰竭治疗原则包括病因治疗、改善症状、保护心脏功能等。1.病因治疗心力衰竭往往由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心律失常等慢性疾病引起。因此,治疗心力衰竭的首要任务是控制这些原发病,如通过药物或手术等方式改善心脏功能,降低心脏负荷。2.改善症状心力衰竭患者常出现呼吸
慢阻肺心力衰竭严重时,可以采取一般治疗、药物治疗、营养支持治疗等。1.一般治疗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必要时给予吸氧治疗,以纠正缺氧状态。同时,让患者保持卧床休息,减少体力消耗,减轻心脏负担。2.药物治疗使用利尿剂如呋塞米等,促进体内液体排出
并不存在老年心力衰竭的最佳治疗方法,常见治疗方法为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1.一般治疗心衰患者应充分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在急性期,应限制活动,采取坐位或半卧位,以减少静脉回流,减轻心脏负担。保持低盐、低脂、清淡易消化的饮食,控制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
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主要基于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等,包括劳力性呼吸困难、乏力、水肿等症状,心脏扩大、肺部啰音、颈静脉怒张、下肢水肿等体征,以及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血液检查等检查。1.症状:患者可能出现劳力性呼吸困难、乏力、水肿等症状。劳力性呼吸困难是指在体力
小儿心力衰竭的检查方法包括体格检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导管检查、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等,这些检查有助于确诊和评估病情,治疗需专业医生进行。1.体格检查医生会测量小儿的体重、身高、血压等基本生命体征,检查心脏的听诊、肺部的听诊等,以评估心脏的功能和结构是否
轻度心力衰竭的症状表现可能包括体力活动时呼吸困难或疲劳、体力活动能力下降、躺下时呼吸困难需垫高枕头或取半卧位、夜间睡眠时被憋醒、下肢水肿、食欲减退、腹胀、恶心等消化系统症状。1.体力活动时出现呼吸困难或疲劳感。2.体力活动能力下降,原来能进行的活动现在感到困难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的终末期阶段,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今天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心力衰竭的症状。一、呼吸困难呼吸困难是心力衰竭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也是患者最容易察觉的症状。劳力性呼吸困难是左心衰竭最早出现的症状,患
怀疑心力衰竭时,需要进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血液检查、负荷试验、心脏磁共振成像、核素心室造影、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以确诊和评估病情。1.心电图记录心脏的电活动,可以发现心脏是否有节律异常或心肌梗死等问题。2.超声心动图利用声波成像技术,可以测量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心力衰竭的中成药包括芪苈强心胶囊、参附注射液、生脉注射液、参麦注射液和丹参注射液等,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并注意休息等。1.芪苈强心胶囊该药有益气温阳、活血通络、利水消肿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冠心病、高血压病所致轻、中度充血性心力衰竭证属阳气虚乏、络瘀水停者,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