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齿通常在牙槽骨的最后方生长,由于现代人饮食精细,颌骨退化缩小,导致智齿萌出空间不足,易引发多种问题。常见的危害有智齿冠周炎、邻牙龋坏、牙髓炎、根尖周炎、咬合关系紊乱、异位萌出等。诊断方法包括口腔检查、X线检查、CT检查等。治疗方法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预防性拔除智齿的情况包括智齿萌出位置异常、与邻牙之间有食物嵌塞、本身有龋坏或牙髓炎等病史、正畸治疗需要减数拔牙、因阻生齿导致邻牙牙根吸收或远中骨吸收、可能导致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已出现冠周炎症状等。智齿拔除后需要注意咬紧纱卷、避免刷牙漱口、饮食温凉稀软、压迫止血、避免剧烈运动等。
智齿是指人类口腔内牙槽骨上最里面的第三颗磨牙,也是萌出最晚的牙齿,通常在18-25岁之间萌出。由于现代人的饮食越来越精细,颌骨逐渐退化缩小,导致智齿没有足够的空间萌出,从而容易引发各种问题。以下是关于智齿位置的一些常见问题及解答:
1.智齿通常在什么位置生长?
智齿生长在牙槽骨的最后方,因为此部位空间不足,智齿可能会出现部分萌出或完全不萌出的情况。
智齿可能会向近中、远中、颊侧、舌侧等多个方向倾斜生长,也可能会横向、倒置、垂直等多种形态萌出。
2.智齿生长异常会有哪些危害?
智齿生长异常可能会导致智齿冠周炎,引起牙龈红肿、疼痛、口臭等症状。
智齿生长异常还可能会导致邻牙龋坏、牙髓炎、根尖周炎等疾病。
智齿生长异常可能会影响咀嚼功能,导致咬合关系紊乱。
智齿生长异常还可能会导致智齿异位萌出,影响口腔美观。
3.如何诊断智齿位置是否异常?
口腔检查:医生通过观察口腔内智齿的生长情况,判断是否存在异常。
X线检查:包括曲面断层片、根尖片等,可以了解智齿的数量、位置、形态、牙根情况等。
CT检查:可以更清晰地显示智齿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有助于诊断智齿位置异常的程度和类型。
4.智齿位置异常如何治疗?
对于萌出正常、没有症状的智齿,一般不需要治疗,只需定期观察即可。
对于有症状的智齿,需要进行治疗。治疗方法包括智齿冠周冲洗、龈瓣切除术、拔牙等。
对于智齿位置异常、可能会影响其他牙齿或口腔功能的患者,需要进行正畸治疗或手术治疗。
5.哪些人需要预防性拔除智齿?
智齿萌出位置异常,如前倾、颊向、舌向、倒置等。
智齿与邻牙之间有食物嵌塞。
智齿本身有龋坏或牙髓炎、根尖周炎等病史。
正畸治疗需要减数拔牙时。
因阻生齿导致邻牙牙根吸收或远中骨吸收。
可能导致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智齿。
已出现冠周炎症状的智齿。
6.智齿拔除后需要注意什么?
咬紧纱卷30分钟后吐出,24小时内不刷牙不漱口。
拔牙后2小时后可进食,避免用拔牙侧咀嚼,饮食宜温凉、稀软。
拔牙后创口上的纱布或棉球若有渗血,可用纱布卷或棉花球加新洁尔灭溶液或肾上腺素局部压迫止血,但要注意不要咬得太紧。
拔牙后1周内唾液内有血丝属正常现象,若有大量鲜血吐出,应及时复诊。
拔牙后2天内避免剧烈运动,不饮酒,不吮吸创口,不吹乐器。
按照医生要求服用药物,如有不适及时复诊。
总之,智齿位置异常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问题,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对于需要预防性拔除智齿的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智齿拔除后需要注意口腔卫生和护理,避免感染和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