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种新冠疫苗后可能出现一般反应、异常反应和偶合症,具体表现和应对方法因人而异,如有不适需及时就医并报告。
新冠疫苗给药后可能出现以下结果:
1.一般反应:
接种部位红晕、硬结、疼痛等,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可自行恢复。
发热、乏力、头痛等,通常不需要治疗,注意休息,症状可自行缓解。
2.异常反应:
过敏性皮疹:接种疫苗后数小时至数天内,出现全身性红色斑丘疹,伴有瘙痒。
过敏性紫癜:接种疫苗后1-3周内出现双下肢对称性出血性皮疹,可伴腹痛、关节痛、血尿等。
过敏性休克:接种疫苗后数分钟内出现头晕、心慌、面色苍白、出冷汗、手足冰凉、血压下降等症状。
神经系统反应:接种疫苗后72小时内出现抽搐、惊厥、意识丧失等症状。
卡介苗淋巴结炎:接种卡介苗后2-3个月内,接种部位同侧腋窝下淋巴结肿大,直径一般不超过10mm。
3.偶合症:
偶合疾病:接种疫苗时,正处于某种疾病的潜伏期或前驱期,接种后巧合发病。
偶合接种:接种疫苗时,受种者正处于其他疾病的发病期,接种后巧合发病。
其他:接种疫苗后,受种者因接种疫苗而加重原有疾病,或接种疫苗后出现其他不良反应。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结果并不是所有接种者都会出现的,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对疫苗的反应也会有所差异。接种疫苗后,应在接种点观察30分钟,无异常后再离开。如果出现可疑的不良反应,应及时就医,并向接种单位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