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病变发生的部位,甲减可分为原发性甲减、中枢性甲减、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和其他原因导致的甲减四类,其病因、症状、检查和治疗方法各异。
甲减即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合成及分泌减少,或其生理效应不足所致机体代谢降低的一种疾病。根据病变发生的部位,可将甲减分为以下四类:
1.原发性甲减:是由甲状腺腺体本身病变引起的甲减,占全部甲减的90%~95%。
【病因】常见的原因有自身免疫损伤、甲状腺手术、放射性碘治疗等。
【症状】起病隐匿,病情发展缓慢,早期可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畏寒、乏力、手足肿胀感、嗜睡、记忆力减退、少汗、关节疼痛、体重增加、便秘等症状。
【检查】血清甲状腺素(T4)、三碘甲腺原氨酸(T3)水平降低,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升高。
【治疗】主要是补充甲状腺激素,常用药物有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目标是将血清TSH和甲状腺激素水平恢复到正常范围内。
2.中枢性甲减:是由于下丘脑或垂体病变引起的甲减,较少见。
【病因】常见的原因有垂体瘤、下丘脑病变、产后大出血等。
【症状】除了有甲减的一般症状外,还可能伴有相应的下丘脑或垂体病变的症状,如头痛、视力减退、闭经、泌乳、性欲减退等。
【检查】血清T4、T3水平降低,TSH水平降低或正常。
【治疗】主要是补充甲状腺激素,同时治疗原发病。
3.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在外周组织发挥作用缺陷引起的甲减,罕见。
【病因】由于甲状腺激素受体基因突变或甲状腺激素结合蛋白异常导致。
【症状】临床表现多样,轻重不一,轻者仅有甲减的症状,重者可出现黏液性水肿昏迷。
【检查】血清T3、T4水平正常或升高,TSH水平降低或正常。
【治疗】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主要是根据症状进行对症治疗。
4.其他原因导致的甲减:如碘过量、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后等。
【病因】碘过量可抑制甲状腺激素的释放和合成,抗甲状腺药物如硫脲类和咪唑类可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
【症状】根据病因不同,可出现不同的症状。
【检查】血清T4、T3水平降低,TSH水平升高或正常。
【治疗】去除病因,补充甲状腺激素。
总之,甲减的种类不同,病因、症状、检查和治疗方法也不同。一旦怀疑有甲减,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以便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