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甲减最常见,占甲减90%~95%,病因包括自身免疫、手术和131I治疗,症状隐匿,起病缓慢,主要靠甲功检查诊断,治疗方法是甲状腺激素替代,用左甲状腺素钠。
甲减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合成及分泌减少,或其生理效应不足所致机体代谢降低的一种疾病。按其病因分为原发性甲减,继发性甲减及周围性甲减三类。以下是关于甲减的一些相关信息:
1.原发性甲减:
病因:原发性甲减是甲减中最常见的类型,约占全部甲减的90%~95%。其病因主要是自身免疫、甲状腺手术和甲亢131I治疗。
症状:起病隐匿,病情发展缓慢。怕冷、乏力、便秘、懒言少动、动作缓慢、浮肿等是其主要症状。
诊断:主要依靠甲状腺功能检查,血清TT4、FT4降低,TSH升高,TT3、FT3可降低或正常。
治疗:主要是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常用药物有左甲状腺素钠。治疗目标是将血清TSH和甲状腺激素水平恢复到正常范围内。
2.继发性甲减:
病因:是由于垂体或下丘脑病变引起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或促甲状腺激素产生和分泌减少所致。
症状:除了原发病的症状外,主要表现为代谢率减低和交感神经兴奋性下降。
诊断:除了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外,还需要进行垂体或下丘脑的相关检查。
治疗:主要是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同时给予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
3.周围性甲减:
病因: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受体或受体后缺陷所致。
症状:临床表现与原发性甲减相似,但程度较轻。
诊断:需要进行甲状腺激素受体或受体后功能的检查。
治疗:主要是给予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
总之,甲减的诊断和治疗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处理。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根据结果调整药物剂量。同时,甲减患者需要注意饮食和生活方式的调整,适当增加运动,保持心情舒畅。对于孕妇和儿童等特殊人群,甲减的治疗更为重要,需要密切监测甲状腺功能,以确保胎儿和儿童的正常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