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方法包括病因治疗、局部治疗、全身治疗、手术治疗等,具体治疗方法应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病因、年龄等因素综合考虑。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中耳黏膜、骨膜或深达骨质的慢性化脓性炎症,常与慢性乳突炎合并存在。多因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延误治疗或治疗不当、迁延为慢性;或为急性坏死型中耳炎的直接延续。鼻、咽部存在慢性病灶亦为一重要原因。一般在急性炎症开始后6~8周,中耳炎症仍然存在,统称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那么,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能治疗方法有哪些?
1.病因治疗
积极治疗上呼吸道病灶性疾病,如慢性鼻窦炎、慢性扁桃体炎。
2.局部治疗
(1)鼓膜穿孔前:可用2%酚甘油滴耳,消炎止痛。根据医生的建议使用抗生素溶液或药膏,以控制感染。
(2)鼓膜穿孔后:先用3%双氧水清洗外耳道脓液,然后用棉签拭净或以吸引器吸尽脓液,之后用局部用抗生素滴耳液滴耳,注意滴耳后保持患耳向上数分钟。
3.全身治疗
(1)单纯型:以局部用药为主,可选用抗生素水溶液或抗生素与类固醇激素类药物混合液,如0.25%氯霉素液、氯霉素可的松液、氧氟沙星滴耳液等。
(2)骨疡型:引流通畅者,以局部用药为主,但应注意定期复查。引流不畅或疑有并发症者及胆脂瘤型中耳炎,应及早施行改良乳突根治术或乳突根治术,彻底清除病变,预防并发症。
4.手术治疗
(1)鼓膜修补术:目的是清除中耳腔的病变组织,修复鼓膜的完整性,以提高听力。适用于中耳乳突有炎症尚未清除、咽鼓管功能不良的患者。
(2)鼓室成形术:可彻底清除中耳乳突腔的病灶,修复鼓膜及听骨链,提高听力。适用于中耳乳突炎病变较为严重、鼓膜穿孔较大或合并有其他中耳结构异常的患者。
5.其他治疗
(1)中医治疗:中医认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可因肝胆湿热、邪毒阻滞、脾虚湿困、肾元亏损等原因引起,治疗上常采用清热利湿、泻火解毒、健脾渗湿、补肾培元等方法。
(2)物理治疗:包括微波、激光等治疗方法,可促进中耳黏膜的血液循环,有助于炎症的消退。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儿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治疗时应特别谨慎,尽量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对于老年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由于常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治疗时应注意控制这些疾病,同时注意耳部卫生,避免感染。
总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方法包括病因治疗、局部治疗、全身治疗、手术治疗等,具体治疗方法应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病因、年龄等因素综合考虑。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并注意耳部卫生,避免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