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压头晕的原因包括生理性和病理性,前者无需治疗,后者包括体位性低血压、药物性低血压、疾病相关性低血压等。应对方法包括快速提升血压和针对病因进行治疗,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孕妇、高血压患者需注意相关事项。
低血压头晕是指由于低血压导致的头晕症状。低血压是指体循环动脉压力低于正常的状态,一般认为成年人上肢动脉血压低于12/8kPa(90/60mmHg)即为低血压。以下是低血压头晕的原因和应对方法。
一、低血压头晕的原因
1.生理性低血压
部分健康人群中,其血压测量值已达到低血压标准,但无任何自觉症状,经长期随访,除血压偏低外,人体各系统器官无缺血和缺氧等异常,也不影响寿命。
2.病理性低血压
(1)体位性低血压:即从平卧位到直立位或长时间站立时,或长时间下蹲突然起立时,会出现低血压头晕的现象。
(2)药物性低血压:很多降压药都可能会引起体位性低血压,如硝苯地平、吲达帕胺等。另外,一些扩血管药、镇静药、抗抑郁药也可能会导致低血压。
(3)疾病相关性低血压:患有某些疾病也可能会导致低血压,如脊髓空洞症、多发性硬化、萎缩性胃炎等疾病可引起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导致血管舒缩功能障碍;严重的二尖瓣狭窄、主动脉瓣狭窄等心脏瓣膜病,也可能会导致低血压。
(4)其他:大出血、严重的创伤、感染、过敏等原因导致的休克,也可能会引起低血压。
二、低血压头晕的应对方法
1.快速提升血压
(1)立即平卧:如果低血压头晕的症状比较严重,应立即平卧休息,以避免摔倒。
(2)补充水分:如果是由于大量出汗、呕吐、腹泻等原因导致的低血压头晕,应及时补充水分,以纠正脱水状态。
(3)饮用糖水或盐水:如果是由于饮食不足、过度劳累等原因导致的低血压头晕,可以饮用适量的糖水或盐水,以提升血压。
(4)服用升压药物:如果低血压头晕的症状比较严重,通过上述方法无法缓解,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升压药物,如多巴胺、间羟胺等。
2.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1)调整饮食:低血压患者应注意饮食营养均衡,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质、铁、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鸡蛋、牛奶、瘦肉、鱼类、豆类、蔬菜、水果等,以增加血容量,提升血压。
(2)适当运动:低血压患者可以适当进行一些体育锻炼,如慢跑、太极拳、瑜伽等,以增强体质,提升血压。
(3)治疗原发病:如果低血压是由于某些疾病导致的,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如感染性疾病应使用抗生素治疗,心脏瓣膜病应进行手术治疗等。
(4)调整药物:如果低血压是由于服用某些降压药导致的,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
三、特殊人群低血压头晕的注意事项
1.老年人
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血管弹性降低,容易出现低血压头晕的症状。因此,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长时间站立。同时,老年人应定期测量血压,以便及时发现和治疗低血压。
2.孕妇
孕妇在怀孕期间,由于子宫增大,压迫血管,可能会导致低血压头晕的症状。因此,孕妇在怀孕期间应注意休息,避免长时间站立和劳累。同时,孕妇应加强营养,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质、铁、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以增加血容量,提升血压。
3.高血压患者
高血压患者在服用降压药期间,如果出现低血压头晕的症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同时,高血压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
总之,低血压头晕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如果症状比较严重,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低血压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长时间站立,加强营养,适当运动,以提升血压,预防低血压头晕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