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滞血瘀和宫寒的区别在于病机和症状的不同,气滞血瘀是因气机郁滞致血行瘀阻,主要表现为胸胁胀满等;宫寒是肾阳不足,胞宫失于温煦,主要表现为下腹坠胀等。
气滞血瘀和宫寒是两种不同的中医病理概念,它们的区别如下:
气滞血瘀:指气机郁滞日久而致血行瘀阻的病机。气滞血瘀多因情志不遂或外邪侵袭导致肝气久郁不解,疏泄失常,气机阻滞,进而导致血行不畅;或因饮食失调、劳倦过度、久病或热病之后,导致瘀血内停所致。主要表现为胸胁胀满、走窜疼痛、急躁易怒、胁下痞块、刺痛拒按、妇女可见月经闭止、或痛经、经色紫暗有块、舌质紫暗或见瘀斑等症状。
宫寒:是指女性肾阳不足,胞宫失于温煦所出现的下腹坠胀、疼痛、得热则缓和、白带多、痛经、月经失调、脉沉紧、舌苔薄白多津为主要症状者。宫寒的原因主要与体质有关,与生活习惯关系密切。如果平素月经量正常,突然出现经量减少、错后,或带下量少,伴有小腹部疼痛,要警惕宫寒的发生。
总之,气滞血瘀和宫寒是两种不同的中医病理概念,它们的区别主要在于病机和症状的不同。需要注意的是,中医的病理概念需要结合具体的症状和体征进行综合判断,不能仅凭单一的症状来诊断。如果出现身体不适,建议及时就医,以便明确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