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后全身痒可能与药物过敏、胆汁淤积等因素有关,可根据病因采取一般治疗、药物治疗、胆道穿刺引流等治疗方法,具体如下:
1、药物过敏
化疗药物的类型有很多,有些人可能对某些化疗药物过敏,使用后可能会出现药物性过敏反应,从而表现为皮肤瘙痒的症状。
若瘙痒症状不明显,一般随着药物的停用,症状可逐渐缓解;若瘙痒症状比较严重,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抗过敏药物进行治疗,常用药物有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可缓解全身瘙痒的症状。
2、胆汁淤积
化疗药物也可引起肝功能损害,导致胆汁分泌及排泄障碍,从而引发胆汁淤积,而胆汁中的胆汁酸盐、结合胆红素、胆固醇等会反流入血,其中胆汁酸盐会淤积在皮下,并刺激末梢神经,从而引起全身瘙痒的症状。
一旦出现皮肤瘙痒症状,患者应避免搔抓、摩擦患处,以免皮肤损伤而继发感染。同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熊去氧胆酸、多烯磷脂酰胆碱等药物,增加胆汁酸分泌,从而缓解皮肤瘙痒的症状。若药物治疗不佳或者胆汁淤积情况较为严重,还需要考虑胆道穿刺引流,以促进症状的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