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通常会在全身起红点,但也存在一些特殊情况。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表现为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
手足口病的皮疹通常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多在一周内痊愈,不留瘢痕,但个别患者可能会出现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肺水肿、肺出血、心肺功能衰竭等并发症。
1.皮疹特点:手足口病的皮疹主要出现在手、足、口腔、臀部等部位,也可能出现在四肢、躯干等部位。皮疹通常是红色的小点,逐渐发展成为水疱,水疱壁薄,疱内液体清亮,周围有红晕。水疱破裂后,会形成红色的糜烂面。
2.口腔症状:手足口病的口腔症状主要表现为口腔黏膜出现小疱疹或溃疡,疱疹破溃后会形成溃疡,患儿会出现疼痛、流涎、拒食等症状。
3.发热:手足口病的患儿可能会出现发热,体温一般在38℃左右,部分患儿可能会出现高热。
4.其他症状:手足口病的患儿可能会出现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手足口病的皮疹和症状可能会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一些患儿可能只有皮疹而没有口腔症状,一些患儿可能只有口腔症状而没有皮疹。如果怀疑孩子患有手足口病,应及时就医,以便早诊断、早治疗。
对于手足口病患儿,家长应注意以下几点:
1.密切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如出现高热、精神萎靡、呕吐、抽搐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2.保持孩子口腔清洁,饭后用淡盐水漱口,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3.保持孩子皮肤清洁,避免搔抓皮疹,以免感染。
4.给孩子穿宽松、透气的衣服,避免穿紧身衣物。
5.注意孩子的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与他人共用毛巾、牙刷等物品。
6.避免带孩子去人员密集的场所,如游乐场、幼儿园等,以免交叉感染。
7.患儿的衣物、玩具、餐具等应进行消毒,可采用煮沸、暴晒等方法。
8.注意室内通风,保持空气清新。
总之,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大多数患儿预后良好,但也有少数患儿可能会出现严重并发症。家长应密切关注孩子的病情变化,及时就医,同时注意孩子的个人卫生和饮食卫生,避免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