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是治疗心律失常的有效方法,通过局部麻醉、插入电极、植入起搏器并调整参数完成。适用于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等人群,但也存在出血和感染、心律失常等风险。术后需休息、服药并定期随访。特殊人群需根据情况决定是否手术。
1.手术过程:
局部麻醉:手术前,患者会接受局部麻醉,以减轻手术过程中的疼痛。
插入电极:通过小切口将电极导管插入心脏,电极将与心脏的特定部位接触。
植入起搏器:起搏器将被植入胸部的皮下组织中,并与电极连接。
调整参数:手术完成后,医生会对起搏器进行测试和调整,确保其正常工作。
2.适用人群:
心动过缓:心脏跳动过慢,导致身体器官供血不足。
房室传导阻滞:心脏房室之间的传导阻滞,影响心脏的正常收缩。
其他心律失常:如病窦综合征等。
3.风险和并发症:
出血和感染:手术部位可能会出现出血和感染的风险。
心律失常:在手术后,可能会出现短暂的心律失常。
其他并发症:如气胸、心脏穿孔等,但这些并发症的发生几率较低。
4.术后注意事项:
休息和恢复:术后需要休息一段时间,避免剧烈运动和重物提拉。
按时服药:按照医生的建议服用药物,以预防感染和控制心律失常。
定期随访:需要定期进行起搏器的程控和检查,以确保其正常工作。
5.特殊人群:
孕妇:如果患者怀孕,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决定是否进行手术。
儿童:儿童患者需要特别关注起搏器的尺寸和功能,以及术后的生长发育。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在决定手术前,患者应与医生进行详细的讨论,了解手术的风险和收益,并根据个人情况做出决策。同时,患者在术后需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护理和随访,以确保起搏器的正常工作和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