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起搏器的适应症包括心脏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颈动脉窦过敏、特发性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等,具体应根据患者的症状、心率、心脏结构等因素来确定。
1.心脏传导阻滞
心脏的正常起搏点位于窦房结,冲动在心脏传导系统的任何部位传导均可发生阻滞。如果发生二度Ⅱ型及以上的房室传导阻滞,伴有明显症状如黑矇、晕厥、乏力等,或发生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率<50次/分,或虽无症状,但逸搏心率<40次/分或心脏停搏>3秒,伴有心动过缓-心动过速综合征均应植入起搏器。
2.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由于窦房结及其周围组织的病变,导致窦房结起搏功能障碍,或窦房结与心房之间的传导功能异常,从而引起多种心律失常和临床症状。
3.颈动脉窦过敏
颈动脉窦受到刺激后可反射性地引起心跳减慢、血压下降,甚至晕厥。对于心脏抑制型颈动脉窦过敏,心率在40次/分以上,无其他起搏器植入指征者,可考虑植入起搏器。
4.特发性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
心室流出道存在梗阻,在剧烈运动时,由于左心室收缩力增强,使二尖瓣前叶前移,加重流出道梗阻,导致晕厥或接近晕厥者,可植入双腔或埋藏式自动复律除颤器。
5.其他
心脏直视手术或射频消融术后出现三度房室传导阻滞,药物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者;心肌梗死后合并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心室率<40次/分,或伴有心源性休克者;药物治疗无效的反复发作的颈动脉窦性晕厥和心室停顿;以及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Ⅲ度和高度房室传导阻滞,虽无症状,但逸搏心率<40次/分或心脏停搏>3秒等情况,均应植入起搏器。
需要注意的是,心脏起搏器的适应症并不是绝对的,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此外,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需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同时需要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随访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