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盘膨出和突出区别包括病理特征、临床表现、影像检查等。
1.病理特征
腰椎间盘膨出是指椎间盘的纤维环部分有退变,但整体结构尚完整,此时,髓核在纤维环内,向周围均匀地膨出,一般没有突破纤维环,对周围组织的压迫相对较轻。
腰椎间盘突出是指椎间盘的纤维环部分或全部断裂,髓核突出于纤维环外,压迫周围的神经、血管等组织,突出的髓核可能会与周围组织发生粘连,引发炎症反应,对周围结构的影响更为明显。
2.临床表现
腰椎间盘膨出时,患者可能仅有轻微的腰部疼痛,或者在长时间站立、久坐后出现腰部酸胀不适。部分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的下肢症状,只有在劳累、姿势不当等情况下,腰部症状才会加重。
腰椎间盘突出时,除了腰部疼痛外,往往还伴有下肢的症状。常见的有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疼痛可沿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外侧一直放射到脚部。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下肢无力、行走困难,甚至大小便功能障碍等严重症状,这取决于突出的椎间盘对神经压迫的程度和位置。
3.影像检查
腰椎间盘膨出在腰椎X线片上,可能显示椎间隙轻度变窄,CT检查可见椎间盘边缘均匀地超出椎体边缘,呈对称性膨隆,硬膜囊和神经根一般不受压或仅有轻度受压;磁共振成像(MRI)表现为椎间盘向四周均匀膨出,信号强度一般正常,对周围组织的压迫较轻。
腰椎间盘突出当中,X线片可显示椎间隙变窄、椎体边缘骨质增生等间接征象;CT检查能清晰地看到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大小、形态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如突出的椎间盘是否压迫硬膜囊、神经根等。MRI则能更直观地显示椎间盘突出的情况,突出的髓核在T2加权像上呈低信号,可明确突出的节段、程度以及对神经组织的压迫情况,对于诊断腰椎间盘突出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