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各种心脏疾病的严重阶段,死亡率和再住院率居高不下。
1.原发性心肌损害:如冠心病、心肌梗死、心肌炎和心肌病等。
2.心脏负荷过重:
压力负荷(后负荷)过重:见于高血压、主动脉瓣狭窄、肺动脉高压、肺动脉瓣狭窄等。
容量负荷(前负荷)过重: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二尖瓣关闭不全、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等。
此外,感染、心律失常、血容量增加、劳累或情绪激动、治疗不当、原有心脏病变加重或并发其他疾病等,也可能导致心衰。
对心衰患者,需要采取综合性治疗措施,包括病因治疗、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和生存率。治疗方法主要有:
1.休息:避免体力劳动,保证充足睡眠。
2.饮食:低盐、低脂饮食,避免过饱。
3.吸氧:有低氧血症者,给予吸氧。
4.药物治疗:包括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正性肌力药等。
5.心脏再同步化治疗:适用于部分心衰患者。
6.手术治疗:如心脏移植、心室再同步化治疗等。
心衰患者应遵循医嘱,按时服药,定期复查。同时,患者及家属应了解心衰的基本知识,学会自我管理,如控制液体摄入、监测体重、避免感染等。如果出现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
总之,心衰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综合治疗和长期管理。患者应积极配合治疗,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