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高血压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包括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以及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
1.妊娠期高血压
妊娠期首次出现血压升高,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于产后12周内恢复正常;尿蛋白检测阴性。妊娠期高血压患者通常无明显症状,但在产检时可能会被发现血压升高。
2.子痫前期
子痫前期是妊娠期高血压基础上发生的蛋白尿。子痫前期患者可能会出现头痛、头晕、视物模糊、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持续性右上腹痛等症状。
3.子痫
子痫是子痫前期基础上发生的抽搐,或子痫前期伴有抽搐。子痫发作时,患者会出现全身抽搐、昏迷、牙关紧闭、呼吸暂停等症状。
4.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
妊娠前或妊娠20周前发现血压升高,妊娠期无明显加重;或孕20周后首次诊断高血压,并持续到产后12周以后。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患者可能会有头晕、头痛、视物模糊等症状。
5.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
妊娠前或妊娠20周前发现血压升高,妊娠期血压未得到有效控制。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患者可能会有头晕、头痛、视物模糊等症状。
对于妊娠期高血压的孕妇,需要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和监测,以确保孕妇和胎儿的安全。同时,孕妇在孕期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紧张,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