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疾病主要包括龋齿、牙髓炎、根尖周炎、牙周炎、口腔溃疡、口腔白斑、口腔扁平苔藓、口腔异味、口腔黏膜纤维化和口腔癌等。
1.龋齿:俗称虫牙、蛀牙,是细菌性疾病,可以继发牙髓炎和根尖周炎。如不及时治疗,病变继续发展,形成龋洞,终至牙冠完全破坏消失。未经治疗的龋洞是不会自行愈合的,其发展的最终结果是牙齿丧失。
2.牙髓炎:是指发生于牙髓组织的炎性病变。牙髓是主要包含神经血管的疏松结缔组织,位于牙齿内部的牙髓腔中。牙髓因各种原因受到病源刺激物的作用可引起牙髓炎症,即牙髓炎,主要症状为疼痛,甚至是剧烈的难以忍受的疼痛,常会使患者坐卧不安,饮食难进,痛苦不堪。
3.根尖周炎:牙齿根尖部的牙骨质、牙周膜和牙槽骨等组织的炎症,大多由牙髓炎发展而来。初期患牙有轻度疼痛,此时患牙咬紧,疼痛可以暂时缓解,随炎症加重,患者齿伸长,有浮出感,轻叩患牙即疼痛。根尖周炎时疼痛为自发性、持续性痛,且范围局限,患者能明确指出患牙。
4.牙周炎:是侵犯牙龈和牙周组织的慢性炎症,是一种破坏性疾病,其主要特征为牙周袋的形成及袋壁的炎症,牙槽骨吸收和牙齿逐渐松动,它是导致成年人牙齿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
5.口腔溃疡:又称为“口疮”,是发生在口腔黏膜上的表浅性溃疡,大小可从米粒至黄豆大小、成圆形或卵圆形,溃疡面为凹、周围充血。溃疡具有周期性、复发性及自限性等特点,好发于唇、颊、舌缘等。病因及致病机制仍不明确。诱因可能是局部创伤、精神紧张、食物、药物、激素水平改变及维生素或微量元素缺乏。系统性疾病、遗传、免疫及微生物在口腔溃疡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6.口腔白斑:是一种口腔黏膜角化异常性疾病,是口腔癌前病变之一。其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吸烟、局部刺激、念珠菌感染、人乳头瘤病毒感染、遗传因素等有关。口腔白斑好发于颊、唇、舌、腭等部位的黏膜,表现为白色或灰白色的斑块,表面粗糙,可伴有溃疡、疼痛等症状。
7.口腔扁平苔藓: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口腔黏膜皮肤疾病,好发于中年人,女性多于男性。口腔扁平苔藓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精神因素、内分泌因素、免疫因素、感染因素、微循环障碍因素、遗传因素等有关。口腔扁平苔藓的主要表现为口腔黏膜上出现白色或灰白色的斑块,可伴有充血、水肿、糜烂等症状,患者可有疼痛、烧灼感等不适。
8.口腔异味:是指从口腔或其他充满空气的空腔中如鼻、鼻窦、咽所散发出的臭气,它严重影响人们的社会交往和心理健康,WHO已将口臭作为一种疾病来进行报道。调查显示,中国口臭患病率为27.5%。而在西方国家,则为50%。全球约有10%~65%的人曾患有口臭。
9.口腔黏膜纤维化:是一种口腔黏膜疾病,好发于颊部,其次为舌、唇、牙龈及腭部。其主要症状为口腔黏膜苍白、光滑,继之出现白色角化条纹,以后出现口腔黏膜发红、肿胀、溃疡、萎缩、纤维化,张口困难。口腔黏膜纤维化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嚼槟榔、吸烟、局部刺激等因素有关。
10.口腔癌:是发生在口腔的恶性肿瘤之总称,大部分属于鳞状上皮细胞癌,即所谓的黏膜发生变异。在临床实践中口腔癌包括牙龈癌、舌癌、软硬腭癌、颌骨癌、口底癌、口咽癌、涎腺癌、唇癌、和上颌窦癌以及发生于颜面部皮肤黏膜的癌症等。口腔癌是头颈部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口腔疾病,如果你有口腔方面的问题,建议及时就医,以便得到正确的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