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低即舒张压低,是一种常见的血压异常情况。舒张压是指心脏在舒张期时,血液对血管壁的压力。舒张压低可能由以下原因引起:
1.生理性因素:
体型瘦弱:一般身体瘦小的人,由于血管内血液相对较少,舒张压可能会偏低。
体位改变:从平卧位或下蹲位突然转变为直立位时,由于重力作用,血液大量积聚在下肢,导致回心血量减少,从而引起舒张压降低。
长期运动: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人,心脏功能较好,每次心搏射出的血液量相对较多,因此在舒张压上的表现可能会偏低,但通常无其他不适症状。
气候寒冷:在寒冷的环境中,人体外周血管会收缩,导致舒张压轻度升高;而在温暖的环境中,外周血管扩张,舒张压可能会降低。
2.病理性因素:
营养不良:由于饮食中缺乏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可能导致血压偏低。
贫血:贫血时,血液携氧能力下降,心脏需要更努力地工作才能将血液输送到全身,从而引起舒张压升高。
心脏疾病:某些心脏疾病,如心肌病、心肌炎等,可能导致心脏功能减退,使舒张压降低。
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可能导致代谢率降低,从而引起舒张压降低。
其他疾病:肾衰竭、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也可能导致舒张压降低。
对于舒张压低的情况,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处理。如果是生理性因素引起的舒张压低,且无明显不适症状,通常不需要特殊处理。但如果是病理性因素导致的舒张压低,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疾病。此外,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合理饮食:保持均衡的饮食,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
2.适量运动:适当进行体育锻炼,有助于增强心脏功能和血管弹性。
3.改变体位时动作要缓慢:避免突然改变体位,尤其是从卧位到站立位时。
4.注意保暖:寒冷天气注意保暖,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寒冷环境中。
5.定期测量血压:定期测量血压,以便及时发现血压异常情况。
如果舒张压低的同时伴有头晕、乏力、眼前发黑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