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肝功能需要做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胆红素、白蛋白(ALB)和球蛋白(GLB)、碱性磷酸酶(ALP)和谷氨酰转肽酶(GGT)、凝血酶原时间(PT)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甲胎蛋白(AFP)等检查,此外还可能进行肝纤维化指标检测、自身抗体检测等,以及肝脏B超、CT、磁共振成像(MRI)等影像学检查。
1.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
这两种酶通常存在于肝细胞内,当肝细胞受损时,会释放到血液中,其水平的升高提示肝功能异常。
2.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和间接胆红素(IBil)
胆红素是血红蛋白分解后的产物,正常情况下经肝脏处理后随胆汁排入肠道。若胆红素水平升高,提示可能存在黄疸,即肝胆系统疾病。
3.血清白蛋白(ALB)和球蛋白(GLB)
白蛋白由肝脏合成,反映肝脏的合成功能;球蛋白则反映机体的免疫功能。白蛋白/球蛋白比值(A/G)异常可能提示肝脏疾病。
4.碱性磷酸酶(ALP)和谷氨酰转肽酶(GGT)
这两种酶在肝内胆管上皮细胞内含量较高,其升高提示可能存在胆道梗阻或胆汁淤积性疾病。
5.凝血酶原时间(PT)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肝脏是合成凝血因子的重要场所,肝功能受损时可能导致凝血功能障碍。这些指标可反映肝脏的凝血功能。
6.甲胎蛋白(AFP)
AFP是肝癌的特异性标志物,对于肝癌的诊断和监测有重要意义。但其他肝脏疾病或恶性肿瘤也可能导致AFP升高,需结合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7.其他检查
如肝脏B超、CT、磁共振成像(MRI)等影像学检查,可帮助了解肝脏的形态、结构和有无占位性病变。此外,还可能进行肝纤维化指标检测、自身抗体检测等,以进一步明确肝脏疾病的类型和病情。
需要注意的是,肝功能检查结果的解读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其他检查结果以及病史等综合判断。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进一步行肝活检等有创检查以明确诊断。此外,在检查肝功能前,应注意避免饮酒、熬夜、剧烈运动等,以免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如果对肝功能检查结果有疑问或担忧,应及时咨询医生,以便获得更专业的建议和治疗方案。
总之,肝功能检查是评估肝脏健康状况的重要手段,但它只是一个初步的筛查工具。如果怀疑有肝脏疾病,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诊断。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避免饮酒等,对维护肝脏健康也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