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高热不退可能会引发热性惊厥、脱水、酸中毒等问题,严重时可能会损伤大脑,家长应重视。处理儿童高热不退的建议包括:测量体温、补充水分、物理降温、药物治疗、就医治疗。
1.测量体温:使用体温计测量孩子的体温,腋温超过37.2℃或耳温超过38℃定义为发热。如果孩子已经发热,需要每2-4小时测量一次体温,以观察体温变化情况。
2.补充水分:发热会导致孩子体内水分流失,因此需要及时补充水分。可以让孩子多喝水,也可以给孩子喝一些果汁、糖水等。
3.物理降温:可以使用温水擦拭孩子的身体,尤其是颈部、腋窝、肘窝、腹股沟等部位,也可以使用退热贴。需要注意的是,物理降温时不要给孩子穿太多衣服,以免影响散热。
4.药物治疗:如果孩子的体温超过38.5℃,可以使用退烧药,如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需要注意的是,退烧药只能缓解症状,不能治疗病因,因此需要同时进行病因治疗。
5.就医治疗:如果孩子的体温持续不退、精神状态差、呼吸急促等,需要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进行治疗,可能会使用抗生素、抗病毒药物等。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发热处理方法可能不同,以下是一些特殊情况的处理方法:
1.3个月以下的婴儿:如果孩子发热,需要及时就医。
2.热性惊厥:如果孩子发生热性惊厥,需要将孩子平放在地上,解开孩子的衣领,让孩子头偏向一侧,以免呕吐物吸入气管。同时,可以按压孩子的人中穴,以缓解惊厥症状。如果惊厥持续时间超过5分钟,需要及时就医。
3.脱水:如果孩子发热导致大量出汗,没有及时补充水分,可能会出现脱水症状。脱水会导致孩子精神萎靡、尿量减少等,需要及时就医。
4.过敏:如果孩子对退烧药过敏,需要及时就医。
总之,儿童高热不退需要引起重视,家长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出现其他异常症状,需要及时就医。同时,在处理孩子发热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孩子的水分摄入,避免过度包裹,注意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和呼吸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