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麻痹症通常在患病后1~2周出现发热等症状,部分患者可留下弛缓性瘫痪、肌肉挛缩畸形等后遗症。
小儿麻痹症(脊髓灰质炎)通常在患病后1~2周出现发热、肢体疼痛、过敏、腹泻等症状,一般数天至1~2周后恢复。部分患者可出现迟缓性神经麻痹,留下跛行、肢体无力等后遗症。
小儿麻痹症的后遗症包括:
1.弛缓性瘫痪:由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受损,导致相应肌肉无力、萎缩,引起弛缓性瘫痪。常见于下肢,如腿部无力、行走困难、跛行等。
2.肌肉挛缩畸形:由于长期肌肉无力和运动减少,可能导致肌肉挛缩、变短,进而出现关节畸形,如足内翻、马蹄足、脊柱侧弯等。
3.感觉异常: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感觉异常,如疼痛、麻木、过敏等。
4.其他:严重的脊髓灰质炎后遗症还可能影响呼吸、消化等系统功能。
需要注意的是,小儿麻痹症的后遗症严重程度因个体差异而异,且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加重。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预防和减轻后遗症非常重要。
对于小儿麻痹症患者,以下措施可能有助于改善症状和生活质量:
1.物理治疗:包括运动治疗、康复训练等,有助于增强肌肉力量、改善关节活动度、预防挛缩畸形。
2.矫形器:根据具体情况,使用矫形器如支具、拐杖等,帮助保持正确的姿势和行走功能。
3.手术治疗:在某些情况下,如严重的肌肉挛缩或畸形,手术可能是必要的,以矫正关节畸形、改善功能。
4.康复护理:提供全面的康复护理,包括饮食、心理支持等,有助于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自理。
5.定期随访:定期进行评估和随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监测病情变化。
总之,小儿麻痹症治愈后仍可能存在后遗症,但通过积极的治疗和康复措施,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对于曾经患有小儿麻痹症的患者,应定期进行体检和康复评估,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如果您或您身边的人有相关疑问,建议咨询专业的医生或医疗机构,以获取更详细和个性化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