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精是指不因性交而精液自行泄出的现象,有生理性与病理性的不同。中医将精液自遗现象称遗精或失精。有梦而遗者名为“梦遗”,无梦而遗,甚至清醒时精液自行滑出者为“滑精”。
生理性遗精:
定义:一般是指未婚青年或婚后分居,无性交的射精。一般2周或更长时间遗精1次,不引起身体任何不适。阴茎勃起功能正常,可以无梦而遗,也可有梦而遗。
原因:精满则遗,青春期后,生殖器官逐渐发育成熟,睾丸不断产生精子,精囊和前列腺等也不断分泌精浆,当精液在体内不断积蓄达到一定数量,就会排出体外,这就是遗精。
特点:一般是正常生理现象,多见于青壮年,一般2-3周1次,也可因人而异。
病理性遗精:
定义:病理性遗精比较复杂,诸多病因均可引起。常见病机有肾气不固、肾精不足而致肾虚不藏。病因可由劳心过度、妄想不遂造成相火偏亢。饮食不节、醇酒厚味,积湿生热,湿热下注也是重要成因。
原因:
炎症刺激:外生殖器及附属性腺炎症,如包皮龟头炎、前列腺炎、精囊炎、附睾炎等的刺激而发生遗精。
体质虚弱:各脏器的功能不够健全,如大脑皮层功能不全,失去对低级性中枢的控制,而勃起中枢和射精中枢的兴奋性增强,也会发生遗精。
局部刺激:内裤过紧、被子太重、热水浸足等,可刺激诱发遗精。
特点:遗精次数频繁,另外还可能出现遗精过频、梦遗、滑精、无梦而遗等现象。
治疗:
生理性遗精: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注意生活规律,避免过度劳累和紧张,调整饮食,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心情舒畅即可。
病理性遗精:需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治疗炎症、调整体质、改善局部刺激等。同时,还可以采用一些中医中药的方法进行调理,如口服金锁固精丸、知柏地黄丸等。
需要注意的是,遗精是男性生殖系统正常的生理现象,但如果遗精过于频繁或伴有其他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明确病因并进行治疗。此外,青少年在出现遗精后,应注意保持局部清洁,勤换内裤,避免过度劳累和紧张,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