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主运化,喜燥恶湿,若脾阳振奋,脾脏健运,运化水湿功能正常,湿邪则不易致病。而祛湿的关键在于补脾。以下是一些具有补脾祛湿功效的食物:
1.山药
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具有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脾虚食少,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等症。
2.薏苡仁
性凉,味甘、淡,归脾、胃、肺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除痹、排脓、解毒散结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水肿,脚气,小便不利,脾虚泄泻,湿痹拘挛,肺痈,肠痈,赘疣,癌肿等症。
3.芡实
味甘,涩,性平,归脾、肾经,具有益肾固精,补脾止泻,祛湿止带的功效。常用于治疗遗精滑精,遗尿尿频,脾虚久泻,白浊,带下等症。
4.白扁豆
味甘,性微温,归脾、胃经,具有健脾化湿,和中消暑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大便溏泻,白带过多,暑湿吐泻,胸闷腹胀等症。
5.南瓜
性温,味甘,归脾、胃经,具有补中益气,解毒止痛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弱,营养不良,肋间神经痛等症。
6.胡萝卜
味甘,性平,归脾、肺经,具有健脾化滞,润燥明目,下气补中,解毒疗疮的功效。常用于治疗食欲不振,腹胀,腹泻,咳喘痰多,视物不明,小儿营养不良,水痘等症。
7.红薯
性平,味甘,归脾、肾经,具有补中和血,益气生津,宽肠胃,通便秘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脾虚水肿,疮疡肿毒,肠燥便秘等症。
8.香菇
性平,味甘,归脾、胃经,具有扶正补虚,健脾开胃,祛风透疹,化痰理气,解毒,抗癌的功效。常用于治疗食欲不振,身体虚弱,小便失禁,大便秘结,高血压,高血脂,贫血,佝偻病,感冒,咳嗽,黏膜溃疡,糖尿病,肝炎,肝硬化,肿瘤等症。
9.鲫鱼
性平,味甘,归脾、胃、大肠经,具有健脾利湿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弱,食欲不振,乏力,水肿,脚气,小便不利,便血,痔疮出血,臃肿,溃疡等症。
10.鲤鱼
性平,味甘,归脾、胃经,具有健脾开胃,利水下气,通乳,安胎,止咳平喘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弱,食欲不振,乏力,水肿,脚气,小便不利,泄泻,咳嗽气喘,胎动不安,妊娠水肿等症。
需要注意的是,食疗只是一种辅助治疗方法,不能替代药物治疗。如果有脾虚湿盛的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在食用这些食物时,也应注意适量,避免过量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