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咳嗽一般是职业和环境因素、药物因素以及食管反流性疾病等,常见治疗方法为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以及物理治疗。
一.原因
1.职业和环境因素工作的性质和环境因素,如接触有害的刺激性气体或粉尘,以及温度、湿度等的影响,也可引起某些患者的咳嗽。
2.药物因素最常见的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受体抑制剂(ACEI),可激活咳嗽受体导致咳嗽,发生率约在10%30%,占慢性咳嗽病因的1%3%。此外,β受体阻滞剂也会引起咳嗽,发病率在15%左右。
3.食管反流性疾病胃酸和其他胃内容物反流进入食管,导致以咳嗽为突出的临床表现,部分患者以咳嗽为唯一症状。
二.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针对感染性咳嗽,使用抗生素来消除炎症,常用药物为阿奇霉素。食管反流性疾病引起的咳嗽,可使用抑酸剂、促胃肠动力药、H2受体阻止剂或质子泵抑制剂来治疗,常用药物为兰索拉唑、甲氧氯普胺、西咪替丁等,但需遵医嘱规范用药。
2.生活方式调整增加饮水量,保持咽喉部湿润,减轻敏感性。避免食用生冷、油腻、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还需适当运动,如爬山、游泳等,可以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有助于咳嗽的缓解。
3.物理治疗微波治疗、体位引流、胸部物理治疗等,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痰液排出,从而减轻咳嗽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