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动脉硬化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随着病情的进展,可分为间歇性跛行期、静息痛期和组织坏死期,时期不同症状也不同,详情如下:
1、间歇性跛行期
这是下肢动脉硬化的早期症状,由于行走时肌肉需氧量增加,病变动脉不能满足下肢血液供应,导致肌肉缺氧,从而引起疼痛。疼痛通常发生在小腿,也可能涉及臀部、大腿或背部。
2、静息痛期
病变进一步发展,即使在休息时,下肢也会出现持续性疼痛,这是由于动脉严重狭窄,导致下肢组织处于低氧状态。疼痛夜间更为明显,影响睡眠。
3、组织坏死期
由于长期严重的下肢缺血,导致下肢组织发生坏死、感染。常伴有湿性坏疽,可出现局部溃疡、流脓。
对于高危人群,如老年人、吸烟者、糖尿病患者等,应定期进行血管检查,以便早发现、早治疗。此外,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控制体重、适量运动、低盐低脂饮食等,对于预防和延缓下肢动脉硬化的进展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