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的心电图是反映心脏电活动的重要指标,应该根据心电图的基本组成进行进一步分析,包括P波、PR间期、QRS波群、ST段、T波。
1、P波
正常P波为窦性P波,特点是在I、II、aVF及V4-V6导联P波直立,aVR导联P波倒置。肢体导联P波振幅通常小于0.25mV,胸前导联振幅小于0.20mV。P波时限在0.08-0.11秒之间。
2、PR间期
代表心房开始除极至心室开始除极的时间。成人心率在正常范围时,PR间期通常在0.12-0.20秒之间。
3、QRS波群
代表心室除极的电位变化。正常QRS波群没有电轴偏倚,I、II、III导联主波向上。成人QRS波群时限多为0.06-0.11秒,QRS波群形态呈现小q大R小s型,R波特别显著。
4、ST段
正常情况下,ST段为等电位线,即一直线。任一导联ST段下移应小于0.05mV,V1V3导联ST段抬高应小于0.3mV,V4V6以及肢体导联ST段抬高应小于0.1mV。
5、T波
正常的T波方向与QRS波群主波方向一致,振幅应大于或等于同导联R波的1/10,一般多呈钝圆形,但比P波更高、更大。
需要注意,在解读心电图时,应咨询医生综合考虑各个波形的形态、节律和频率等因素,并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