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高热是一种致死性骨骼肌高代谢反应疾病,当患者在麻醉过程中或术后早期接触麻醉药物或肌肉松弛剂后,会发生骨骼肌异常高代谢状态。
恶性高热主要由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引起,由于患者存在骨骼肌细胞膜发育缺陷,在诱发药物作用下,肌细胞浆内钙离子浓度可迅速增高,引发肌肉挛缩和产热急剧增加。吸入麻醉药,如氟烷、安氟醚、异氟醚等,和肌肉松弛剂,如琥珀酰胆碱,是恶性高热的主要触发因素。另外,炙热的环境、过度运动、情绪异常等因素也可能诱发恶性高热,只是这些情况较为罕见。
恶性高热主要症状为体温急剧升高,患者核心体温每5分钟可升高1-2℃,甚至有患者体温升高到44℃。由于大量钙离子释放使骨骼肌强烈收缩,患者还可出现咬肌或全身肌肉强直现象。另外,当呼吸肌发生痉挛时,还可引起呼吸加深、气短等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并发酸中毒、休克等,对生命造成威胁。
当患者出现恶性高热时,应立即停止麻醉药使用,并采用正压高流量通气吸入纯氧,以改善呼吸功能。医生通常会给患者使用丹曲林、丹曲林钠、硫酸镁,能够抑制肌质网内钙离子的释放,使骨骼肌松弛。还可联合使用泼尼松龙、泼尼松、地塞米松等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以降低炎症反应,保护全身器官。同时,还需要立即采取降温措施,比如冰敷腹股沟、温水擦浴、静脉滴注低温生理盐水等,将体温迅速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患者治疗期间避免食用易致敏的食物,比如螃蟹、芒果等,可以吃些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比如瘦猪肉、鸡肉、青菜等,有助于促进身体恢复。同时,应保证足够的水分摄入,建议每天喝1000-1500毫升的水,以预防脱水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