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子胀痛大便出血多考虑是痔疮、阿米巴痢疾、结肠息肉、结肠癌等原因导致。
1、痔疮
通常是由于久坐不运动、不喝水或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导致大便干结、便秘造成肛管或直肠下段静脉充血肿大所导致。部分女性妊娠时腹内压增高也会导致肛周静脉回流受阻,出现肛周静脉团,痔疮体积较大、症状较严重并伴有大便干结、排便困难时,会导致痔疮进一步加重,出现大便带血的现象。
对于痔疮患者,平时注意改变饮食和排便习惯,注意清淡饮食,排便时间控制在3-5分钟内,避免长时间用力导致腹内压增加,痔疮急性发作时可以采取温水坐浴,缓解疼痛不适。
2、阿米巴痢疾
阿米巴痢疾患者在患病期间会出现严重腹泻,由于腹泻导致肠道粘膜受到侵犯时,会出现肚子胀痛以及便血的情况,通常伴有恶臭味,具有一定传染性。
急性期的阿米巴痢疾患者会由于腹泻使体内水电解质紊乱,所以患者需要通过及时补液纠正电解质平衡,注意卧床休息,必要时给予甲硝唑片、替硝唑片、奥硝唑片等抗菌药控制其感染。
3.结肠息肉
结肠息肉患者早期并无明显症状,随着息肉增大,患者肠道系统会受到一定损伤,出现肚子痛,严重时会刺激到下消化道导致出血,多由于炎症长时间刺激或不良饮食习惯等因素导致。
结肠息肉患者平时尽量食用低脂食物,多吃些含有丰富的纤维素的水果蔬菜帮助排便,防止便秘导致粪石刺激肠道内息肉加重其症状,必要时可以采取手术治疗切除息肉,防止其扩散诱发癌症。
4.结肠肿瘤
结肠肿瘤患者在进入晚期时,会出现局部组织糜烂、腹部疼痛,粪便刺激到肿瘤时,还有可能会导致局部出血。
早期结肠肿瘤患者通常不会出现较明显的症状,可以遵医嘱采取内镜微创治疗;对于中晚期患者,主要以手术为主、化疗为辅,配合中医治疗或其他支持治疗降低复发率、提高患者生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