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便血的原因主要有肛裂、肠道感染、肠套叠、肠道过敏、肠道畸形、血液系统疾病等。
1.肛裂
通常是由于便秘导致宝宝排便时过度用力,引起肛门周围皮肤撕裂。这种情况下,血通常附着在大便表面,颜色鲜红,且伴有排便疼痛、哭闹等表现。宝宝可能因为害怕疼痛而不愿意排便,进一步加重便秘情况。
2.肠道感染
病毒或细菌感染肠道,可引起肠道炎症,导致肠黏膜受损出血。除了便血,还常伴有腹泻、腹痛、发热等症状。常见的感染病原体如轮状病毒、大肠杆菌等。
3.肠套叠
部分肠管套入相邻肠管内,可引起肠梗阻和便血。便血多发生在疾病后期,为暗红色果酱样大便。同时还会有阵发性哭闹、腹痛、腹部包块等表现。
4.肠道过敏
宝宝对食物等过敏,可引起肠道炎症和出血。常见的过敏原有牛奶蛋白、大豆等。便血往往伴有腹泻、呕吐、腹胀等症状。
5.肠道畸形
如先天性巨结肠、麦克尔憩室等肠道发育异常,也可能导致便血。这些情况通常较为少见,但可能会引起反复便血或大量出血。
6.血液系统疾病
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等,可导致凝血功能障碍,引起全身多部位出血,包括肠道出血导致便血。宝宝还可能有皮肤瘀斑、鼻出血等其他出血表现。
当发现宝宝便血时,家长应及时带宝宝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诊断,如大便常规、血常规、腹部超声、肠镜等,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要注意观察宝宝的精神状态、体温、腹部情况等,保持宝宝肛门周围清洁。此外,合理喂养、避免宝宝过度用力排便等,也有助于预防宝宝便血的发生。